2022-05-24 | 文章來源:
二十一。道德教育原則
1.社會主義方向原則;
2.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原則;
3.知行合一的原則;
4.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5.正面教育與紀律相結合的原則;
6.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7.尊重信任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8.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二十二。道德教育方式
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課外和課外活動;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的活動;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班主任工作。
二十三。道德教育方法
(1)常見的德育方法:說理教育、榜樣示范、實踐鍛煉、陶冶教育、自我教育指導、道德評價。
(2)德育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因時、因地、因條件而異。
選擇德育方法的依據(jù)是:德育目標、德育內(nèi)容、德育對象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
二十四、德育的新形式
通過社區(qū)教育進行道德教育;
建立業(yè)余黨校;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建立德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