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 文章來源:
縱觀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考試的考題,選擇題是題型之一。選擇題都是關于一些基礎知識的,以此來檢驗考生是否掌握了比較扎實的基礎知識。但出題人為了增加這類題的復雜程度,往往會在選擇題的選項設置上增加障礙。最常見的就是設置一些容易和答案混淆的選項。所以,如果不想在同類題目中丟分,就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復習中多下功夫,吃透一些常見的、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牢牢把握。
推薦閱讀:2016國家特崗教師招聘8天_做積極分子!
下面我就列舉兩對教育心理學中經常出現(xiàn)且容易混淆的心理學術語,為考生備考類似知識提供一些參考。
第一,心態(tài)和功能固定
思維定勢是指堅持使用原來已被證明的方法來解決新問題的心理傾向;功能固定是指當人們感知一個物體時,往往只從它的一般功能來認識它。
思維定勢強調方法和思想的傳遞,比較抽象和籠統(tǒng)。比如一張桌子有四個角,切掉一個角,一般人會以為還剩三個角,其實還剩四個角;功能固定是一個物體的特定功能,比較具體。比如叉子一般用來吃面,但是很少有人想到它也可以用來切水果。
二、正強化和負強化
強化原則是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是指當一種行為發(fā)生后,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強烈的刺激,這種行為發(fā)生的頻率會增加。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強化是指在環(huán)境中呈現(xiàn)愉快的刺激,增加行為的頻率;負強化是指通過擺脫一種厭惡刺激來增加某些行為的頻率。從正強化和負強化的概念可以看出,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行為的概率,但正強化是為了呈現(xiàn)一種愉快的刺激,而負強化是為了擺脫一種厭惡的刺激。
通過下面兩個例子來分析它們之間的區(qū)別。
1.在老師的積極鼓勵下,一個同學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師的方法是()。
A.負強化b .正強化c .懲罰d .回歸
在這個例子中,選項C和D顯然是錯誤的。教師給學生帶來愉快的刺激 mdash mdash鼓勵和增加行為的頻率 mdash mdash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可見教師使用的是正強化。
2.由于某學生進步顯著,老師取消了對他的處分,屬于()。
A.正強化b .懲罰c .負強化d .回歸
按照問題1的思路,老師收回了對刺激的厭惡 mdash mdash取消對學生的懲罰,從而增加行為頻率 mdash mdash學生的學習進度。所以例題中老師的做法屬于負強化。
根據(jù)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要看它是給人愉悅的刺激還是擺脫了惡心的刺激,從而決定它是正強化還是負強化。
第三,負強化和懲罰
懲罰也是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所謂懲罰,是指通過呈現(xiàn)令人厭惡的刺激或撤回令人愉快的刺激來降低某種行為的頻率。懲罰和負強化相比正強化和負強化更容易混淆,在分析題中也經常出現(xiàn),要特別注意。
讓我們看一個例子。
一個孩子有打人行為,父母規(guī)定一個月不準吃肯德基。這種做法屬于()。
A.正強化b .回歸c .懲罰d .負強化
在這個話題中,父母表現(xiàn)出對刺激的厭惡 mdash mdash一個月不吃肯德基是一種懲罰,減少孩子打人行為的頻率。是同一個問題。讓我們換一種說法。 一個孩子慢慢糾正了他的打人行為,他的父母取消了禁止他吃肯德基一個月的規(guī)定 這時候家長的做法屬于負強化。
負強化和懲罰的區(qū)別可以從手段和結果兩個方面來分析。負強化是通過取消厭惡刺激來增加預期行為的概率,懲罰是應用厭惡刺激(取消愉悅刺激)來降低行為的概率。如果考生能分清兩者的區(qū)別,遇到這類題就不容易丟分。
在心理學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心理學術語,如概括與分化、識別與回憶等。但是,通過以上三組例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只要我們對它們的概念了解的足夠透徹,即使它們同時作為選項出現(xiàn),我們也很容易區(qū)分。
常晶晶的分析
注:本文為訪客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 智朗教師網 未經本網站授權,不得轉載或摘抄。本網站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朗教師網”。任何違反上述聲明的人將被本網站追究責任。
掃描二維碼關注,回復“特貼”查看備考資料。
關注QQ微信官方賬號:暢談教育,獲取考試信息!
本文來自智朗教師網。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