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 文章來源:
推薦:特崗教師報名入口特崗教師報名條件結果查詢特崗教師待遇。
第二節(jié)學生
一、學生特點
(一)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客體)
1.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學生是教師教育實踐的對象,是受教育者、被組織者和被領導者。
2.從學生自身特點來看,學生具有可塑性、依賴性和教師主導性。
(1)學生具有可塑性。學生正處于長知識、長健康的時期,品德和人格正在形成。他們各方面都不成熟,發(fā)展?jié)摿Υ?,還沒有定型,所以很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他們有 如果你把它染成蒼白色,它就會變得蒼白;如果你把它染成黃色,它就會變黃 的特點。
(2)學生有依賴性。大部分學生都是未成年人,不具備完全獨立生活的能力。在家里,他們不得不依靠父母。入學后,他們把對父母的依賴變成了對老師的依賴。
(3)學生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入學后,自然會親近、信任、尊重甚至崇拜老師,把老師當成獲取知識的智囊、解決問題的顧問、行為的榜樣。
(二)學生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
1.基礎
首先,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學生是有意識、有情感、有個性的社會人。他們不是盲目地、機械地、被動地接受作用在他們身上的影響,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其次,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也具備一定的素質(zhì),可以進行自我教育。因此,學生是自我教育和發(fā)展的主體。
2.表演
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意識,也叫主動性,是學生主觀能動性最基本的表現(xiàn)。說明學生能夠根據(jù)一定的目標或要求,或者受到一定情境的啟發(fā),采取相應的態(tài)度或行動。比如學生上課主動回答問題,參加活動,課后完成作業(yè),幫助同學等等。
(2)獨立,又稱自主,是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的表現(xiàn)。它表明學生不僅具有自我意識,而且能夠確定或選擇符合自身需要、特點和條件的目標和行動,并能在實現(xiàn)目標的行動中自我監(jiān)督和調(diào)節(jié)。
(3)創(chuàng)造性,這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最高表現(xiàn)。它表明學生不僅具有自我意識和獨立性,而且具有超越意識,如超越書本、超越老師、超越自己、超越群體等。在教學過程中,他們不滿足于書本上現(xiàn)成的結論,不滿足于老師提供的解題方法,傾向于提出新穎或不尋常的觀點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
學生不是成年人,正處于身心發(fā)展最快的時期,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所以有很大的發(fā)展可能性和可塑性。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包括三層含義:
第一,學生具有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二是學生發(fā)展?jié)摿Υ螅?/p>
第三,學生有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