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 文章來源:
組分類一般在特崗考試中作為客觀題出現。對于兩種常見的分類,我們需要掌握分類下的幾種類型以及每種類型的具體含義,并區(qū)分它們的異同。所以今天我們跟你解釋和區(qū)分群體的分類。
(1)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
正式團體是政府為特定目的正式成立的團體。一般團體有明文規(guī)定,成員有固定編制,權利、義務、責任明確。比如政府機關、學校、工廠車間等。
首先,正式群體一般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組織目標而建立的,所以它的目標是完成組織規(guī)定的任務。其次,正式群體的成員有明確的編制,其領導有正式的職稱,由組織賦予具體的權利。最后,正式群體有一系列的規(guī)則,群體中的個體需要按照組織的規(guī)則行事。
正式組還可以細分為指揮組和任務組。指揮小組是指由直接向主管負責并受其管理的下屬組成的小組。任務組是指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務而共同工作的成員,它也是由組織的正式命令所決定的。例如,為解決安全問題而組建的危機公關團隊。
非正式群體是梅奧教授在討論霍桑的實驗時首先提出的。它指的是沒有正式文件就成立的團體。其成員基于一些共同的興趣、觀點和愛好,由感情聯系在一起。
班級中有四種類型的非正式群體。
首先是積極的。積極群體的價值目標與正式班級群體的價值目標是一致的,是正式班級群體的補充。比如學生自發(fā)組織的文藝活動小組、公益活動小組、體育活動小組等。
第二種是娛樂。學生們聚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感情和需要度過他們的業(yè)余時間。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開心和有趣。這些小團體有時格調低下,甚至低俗,但他們感到滿足。
第三種是消極的。消極群體會自覺不自覺地反對班主任和班委,比如違反紀律,抱怨,不參加集體活動。第四種是破壞性的。破壞性群體已經脫離了正式組織,他們缺乏是非標準,往往會破壞班級組織。
非正式群體一般有以下特點:第一,沒有正式的規(guī)定。第二,強調群體凝聚力和行為一致性。第四,組織結構不穩(wěn)定。第五,自然形成的群體領袖。
(二)松散團體、聯合團體和集體
群體成員根據相互關系的程度和發(fā)展水平可分為松散型群體、聯合型群體和集體型群體。
松散群體是低級的,是人與時間和空的接近而形成的集合體。比如住在同一病房的病人,同一車廂的乘客。
聯盟是一個中間層次,其特征是成員之間存在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活動。集團成員之間有官方的和私人的聯系,有很多共同的活動,所以發(fā)展成聯合集團。
它是集體發(fā)展的高級階段,是為了實現具有公益價值的社會目標而緊密組織起來的有紀律的、心理上有凝聚力的群體。這個群體的聯合活動不僅對個體成員有意義,對社會也有意義。